摄影,一种闻名遐迩的视觉艺术,以其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和高效的内容表现力,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达到作者深刻的内涵。掌握这样的艺术技巧,便能够向广泛的社会群体,传播社员们独有的想法思考。这便是社长筹办本次学习与实践的初衷。

从经典环节——播放音乐(Classical Baroque Music)——开始,整个社团遍沉浸在高雅的氛围中,正如同本日极具艺术性的活动主题一样,为即将进行的校园艺术摄影实践作铺垫。但没有理论支持的实践就是空谈。所以,Artem摄影组长张籽橦为大家介绍拍摄技巧。总结其精髓下来是四个重点:眼,脑子,手,相机。虽然措辞粗俗,但含义深刻,正如朱熹的《读书有三到》一样,摄影有四到:眼到,心到,手到,相机到。通过眼睛捕捉到美好,用心感受美好,用手操作相机记录美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然,在活动开始前,一些温馨提示当是必不可少,社长提醒大家尊重拍摄对象的肖像权/财产权等等。

经过这些紧张又有效率的筹备后,各拍摄小组如分散系一样在校园内铺开。一时间,教室间,走廊上,无不是社员们穿梭的身影。
他们有的去了中庭,捕捉那些微观下的美景,是琳琅满目又金灿灿的奖杯,也是坐在卡座上谈笑间的温馨,还是过道上你打我闹的活力;有的去了窗台,意图宏观地记录重庆嘉陵江两岸地全景,但又不失细节,看那高楼间穿梭的轻轨,看那江波上漂泊的游船,看那洪崖洞的游人如织;还有的去到教学区,那美景,是同学们苦心钻研的专注,是老师们倾心教诲的认真,是清洁保安们极力劳动的身影。

社员们通过自己的相机,记录着这些美好,绘作着艺术的赞歌。
时间随着相机的咔嚓声流逝,久违的社员们陆陆续续地带着各自富有个人色彩与艺术造诣的摄影艺术回归了。在欣赏社员们的杰作时,社长感叹连连“取景别处心裁(附微焦照片)”;“大家的作品具有领先时代的艺术性,需要一些时间来品析和吸收这种视觉艺术的冲击(附人文光影效果照片)。”
同时发现社员对黑白艺术有独特的追求,并总结为这是现代压抑的学习环境中衍生出的一种对复古的追求和对忧郁艺术的体现。

最终,社团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奖:属于所有人。因为每个人的摄影都别出心裁,都具有自己不可被定义的独特价值。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恰巧吻合了社长所设想的特色:人文,风景,创意。
这些作品的作者之一邢耀尹同学凭借出色的构图和视觉设计及细节调色,荣获最佳人文作。

吴佩玄同学则以广阔的构图设计,极致的焦段角度,获得最佳风景作品。

喻可芯同学凭借超凡的想象力,出色的动手能力和杰出的创造力,荣获最具创意作品。

最终,社团活动在大家分享获奖喜悦与互相品鉴艺术的美妙氛围中结束。
摄影活动,是艺术极致的表达,是个人思考与思想的体现。运用好摄影创作,便能创造个人价值,提升社会价值。社长筹划此次活动的本心也在此:让每一名社员都能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创造力的价值。
